导引术
导引是五千年前在中国产生并随着历史发展起来的一种“气”的健身法。
据中国最古老的医学著作《黄帝内经》记载,公元前2700年统一天下、制定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的黄帝(皇帝)通过导引坐功治疗疾病。此外,《庄子·刻意篇》记载,“吐故纳新,熊经鸟申,为寿而已矣,此导引之士,养形之人,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”。
东汉末年,名医华佗(?―208)创制了“五禽戏”,它是模仿5种动物的动作编制而成的健康法。五禽指的是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,研习五禽戏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消除疲劳,去除疾病,因此华佗每天都指导那些身体虚弱者和病患进行练习。无论是华佗还是他的弟子,通过习练这种健身法都保持了年轻。华佗在将近100岁的时候还像壮年一样,他的弟子吴普90岁后依然耳聪目明,牙齿完坚,精神矍铄。
1973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发掘的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大量木简(写有文字的木片)和帛书(写在绢帛上的文书),其中帛书上记载了一部关于疾病的医学著作“五十二病方”,人们在医书中发现了“导引图”,这一发现也在日本引起巨大轰动。
这幅“导引图”描绘了44种导引类型,它充分反映当时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对健康相当重视,同时也证明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进行导引术的事实。“导引图”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▲ 导引图的复原图
▲ 马王堆中出土的导引图
那么,导引是如何流传到日本的呢? 据说导引是经朝鲜半岛而流传到日本的。
据记载,古代著名的归化民、出生于百济的王仁向朝廷献上《论语》、《千字文》,与此同时还进献了武术著作《平法学》,书中对导引有所叙述。
《平法学》一书后由清和源氏的武将新罗三郎源义光(1045-1127)传给濑户内水军著名将领村上源氏,《平法学》作为寄寓窄船中的士兵的去病强身法受到提倡,此后该书又传到了早岛天来初代道长的祖先大高坂家。
后来,日本道观初代道长根据自己为众多受疾病折磨的人治病的经历,以隋代成书、代表中国医学最高水平的著作之一《诸病源候论》(巢元方著)为基础,结合现代人的特点把导引体系化,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、浅显易懂、容易掌握的“导引术”。
道家主张,如果能消除身体的酸痛,那么精神上的疲劳也会随之一扫而光,而如果能够消除精神疲劳,那么就能不为任何事物所拘束。如果能够顺应体内的气的自然流动,就能够塑造一个不受自我约束的自己。习练导引术不仅能够强身健体,还能够使人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,切身感受到“气”的存在,顺应“气”的流动来实践无为自然的人生哲学。
所谓导引术,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种消除身体酸痛、肌肉紧张和气行阻滞等问题的体操。对于身体酸痛、肌肉紧张和气行阻滞,您或许不以为意,但如果能够真的消除这些问题,那么人体就会充满活力,疾病也就无从侵入,那才是最合乎自然道理的状态。
导引术通过配合呼吸,慢慢活动身体来刺激穴位,使体内气的运行更加活跃,将体内滞留的有害物质(废物、邪气)快速排出体外。
导引术可每天在家中习练,毫不费力地坚持下去,是我们一生的宝物。